学院简介

计算机工程学院党委坚持“思想引领、科技赋能、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国际视野”的人才培养方针,按照“以人为本,注重能力,分型培养”的人才培养原则,切实遵循三全育人的工作要求,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院内涵建设,全面驱动“党建引领、贯穿始终、解放思想、内涵建设”发展战略,以高质量党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围绕地方经济和IT行业发展需求,制定和实施“需求驱动、宽厚基础、能力导向、强化实践”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知识、能力、素养并重的高级IT应用型人才,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

1994年成立计算机科学系,1999年更名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0412月成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0912月更名为计算机工程学院,现为江苏省计算机科学教育专业自学考试本科段主考单位,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计算机类联合考试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全国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2024年首批江苏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2024年授牌“华为ICT”学院,2022年首批校级人工智能产业学院,2022年获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学院。

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信息与软件工程系、信息传播系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研室。学院共设5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4个统招生专业(学制四年,学生完成学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包括:软件工程(国家、省一流专业建设点、省品牌专业、省特色专业、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立项建设专业、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类、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计划和软件服务外包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江苏省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特色专业、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类、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计划和软件服务外包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数字媒体技术(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计划和软件服务外包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国家战略性新兴专业,20233月获学士学位授权)。另有1个网络工程专业,服务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贯通培养项目(中职本科“3+4”项目和高职本科“3+2”“4+0”和“0+2”)和中职职教高考招生专业。

学院目前在校学生1843人。学院现有教学、科研、管理人员100人,其中专业教师中教授9人,副教授47人;全院博士40人(含在读3人)。教师担任国家级学会专委会委员4人、省级学会理事与专委会副主任等11人,获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青蓝工程等省级人才11人;建有校级院科技创新优秀示范团队2个。学院目前有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1个(支撑我校“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校重点建设一级学科1个,中国轻工业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1个,常州市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1个,校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拥有网络多媒体与虚拟现实、数据挖掘与智能信息处理、计算机控制与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网络与控制、算法分析与设计、现代教育技术等5个校级研究所和研究中心。

近五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4项,市厅级项目28项,50万元以上重大横向技术开发项目112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机构收录300余篇;省级立项重点建设教材、正式出版教材和校级立项教材共10部;获批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和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60余项,其中省部级15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学比赛奖5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10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市厅级科研奖15项,完成科技成果鉴定4项,面向智能制造的成套电气设备生产管控、企业数据安全技术研究及应用等科研成果形成特色,转化效益显著。近五年与企业签订工程技术类开发课题200余项,累计到账经费6000余万,为企业提供前沿的技术支持和创新服务。

学院设有实验教学中心,共计32个实验室,拥有仪器设备台套数7058台,总值2857.3万元,实验教学使用面积4152㎡;建有大数据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网络安全、嵌入技术基础、嵌入式基础创新、智慧学习中心、移动互联网开发、数字媒体制作、交互媒体技术、摄影摄像技术、动画游戏开发、非线性编辑、虚拟演播室、计算机芯片级维修、单片机技术、微机接口技术等29个专业实验室和6个校级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室。2013年实践教学中心获批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信息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018年,达内科技投资近400万元,合作共建智慧工厂。

学院按照新工科专业“先宽后深”的原则,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不断深化产教整合与OBE结合的教育理念;制定以“需求驱动、宽厚基础、能力导向、强化实践”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以“基础、核心、模块、实训、岗位”为层次逻辑的课程体系;重构以“需求导向,项目载体”的产教融合型“通用、专项、集成、岗位”能力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以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为依托的目标、队伍、资源和管理协同的育人机制;落实“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动各专业的工科特色、工学优势、工程文化、工匠精神和功夫传承等融汇融通。

学院狠抓学风建设,搭建大学生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立交桥,拓宽学生成长路径。近三年,两百多名学生考取研究生,多名学生考入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活动,学生在国家级专业竞赛如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计算机设计大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获奖822人次。举办“大学生科技创新文化节”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学生党建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与街道社区对接,工作有特色,有亮点,红色蒲公英、尤辉雷锋科技团支部活动产生良好社会反响;学生的专业竞争力和专业就业对口率都位居全校前列,历年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获得省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团队奖2项;省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三等奖2项。

作为国家级和省级计算机类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学院承担了教育部援非项目埃塞俄比亚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江苏省、福建省、山东省、吉林省、重庆市中、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国家级、省级培训,常熟市、南通市、常州市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项目,累计参训人次达到2000多人次。学院成功开发了液晶显示器、笔记本等芯片级维修技术、Java开发、移动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高端新技术培训项目。



招生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满足长三角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需求,能够在互联网或IT行业,特别是服务外包行业从事计算机应用研究、技术开发、项目管理与维护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应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备专门知识及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国际化视野、团队合作与组织管理能力。

核心课程: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电路与电子技术、数字逻辑与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能够在互联网或IT行业的软件公司或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应用研究、软硬件开发、嵌入式系统应用等方面的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测试、运维和管理等工作。



软件工程

培养目标: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需求,培养能立足常州,服务江苏,辐射长三角区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软件工程相关的领域从事软件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及项目管理等工作,能胜任软件工程师岗位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核心课程:程序设计基础、离散数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系统基础、操作系统、算法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测试技术、软件项目管理。

就业前景:在软件公司、科研院所、中小型企业、政府部门等单位从事复杂软件工程 项目相关的分析、设计、实现、测试、运维、管理等工作。


数字媒体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数字创意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需求,培养能立足常州、服务江苏、辐射长三角区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拥有健康身心、恪守职业道德、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具备媒体开发素质和行业实践能力,能在软件、传媒等相关领域从事技术研究、综合应用和项目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终身学习能力及国际化视野、团队合作与组织管理能力。

核心课程: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结构、图形图像设计、摄影摄像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图形学、动画造型与建模、计算机网络。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能在文化传媒、IT、游戏等行业从事平面设计、网页设计、Web 前端开发、UI 视觉设计、影视创作、交互媒体设计、数据可视化等工作。


网络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与修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和环境意识强,具有良好的自然科学素养和工程技能,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和应用创新的能力,能够从事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网络系统安全部署与保障以及其它信息技术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网络工程与设计、云计算技术及应用。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到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网络技术及网络安全领域的研究、应用与开发工作;就业领域包括院校、政府部门、电信移动等通信运营商、网络系统集成商、部队与国安系统、IT 设备制造商、应用软件开发商、规模型企业等。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养,扎实的数理和计算机基本理论,掌握海量数据采集、存储、分析、挖掘和可视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方法,扎根苏锡常,面向长三角,能够在智能制造和电子商务等与大数据相关的领域从事大数据技术相关的工程项目设计管理、系统开发测试及数据分析挖掘等工作,并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结构、Linux 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JAVA 核心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机器学习、应用统计学、数据分析、 数据挖掘。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能从事涉及计算机信息处理领域(如电子商务、智能制造)的数据采集、处理、分析与挖掘等工作,就业岗位包括但不限于:大数据运维工程师、大数据开发工程师、数据分析工程师、数据挖掘工程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