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计算机工程学院按照“以人为本,注重能力,分型培养”的人才培养原则,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根据“以创新求特色,以特色求发展”的发展思路,围绕地方经济和IT 行业发展需求,致力于培养以专业综合实践能力为核心,知识、素养、能力并重的高级 IT 应用型人才。

1994年成立计算机科学系,1999年更名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0412月成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0912月更名为计算机工程学院,现为江苏省计算机科学教育专业自学考试本科段主考单位,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计算机类联合考试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全国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

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信息与软件工程系、信息传播系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研室。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网络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教育技术学七个本科专业,其中软件工程专业为江苏省一流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计算机类(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是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列入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计划和软件服务外包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职与本科3+4项目试点专业。

目前在校学生1878人。 学院现有教学、科研、管理人员95人,其中专业教师中教授7人,副教授38;全院博士29人(含在读1人),硕士50人。聘请(有)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1人。学院目前有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1个,校重点建设一级学科1个,常州市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1个,校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拥有网络多媒体与虚拟现实、数据挖掘与智能信息处理、计算机控制与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网络与控制、算法分析与设计、现代教育技术等5个校级研究所和研究中心。

近五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4项,市厅级项目25项,50万元以上重大横向技术开发项目14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机构收录200余篇;正式出版教材10部,其中省级重点教材2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10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市厅级科研奖18项,获得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成果奖6项,完成科技成果鉴定3项,部分科研成果被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采纳,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院设有实践教学中心,共计33个实验室,拥有仪器设备台套数3753台,总值1632万元,实验教学使用面积4310m2;建有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网络安全、云计算应用技术、嵌入技术基础、嵌入式基础创新、智慧创新中心、移动互联网开发(Android/iOS)、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多媒体素材创作、电视节目制作、动画游戏开发、非线性编辑、虚拟演播室、计算机芯片级维修、单片机技术等29个专业实验室和7个校级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室。其中网络实验室、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室等4个实验室于2007年通过江苏省电气信息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验收;2013年实践教学中心获批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信息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018年,达内科技投资近400万元,合作共建智慧创新实验中心。

学院按照“注重基础、加强能力、突出特色”的理念,定位人才培养、设计课程体系,长期以来按照职教师资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两大方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密切与企业合作,实施“3+1”和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近年来,学院狠抓学风建设,搭建大学生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立交桥,拓宽学生成长路径。近200名学生考取研究生,多名学生考入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活动,学生在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计算机设计大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获奖300多人次。举办“大学生电脑节和手机节”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学生党建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与街道社区对接,工作有特色,有亮点,红色蒲公英、尤辉雷锋科技团支部活动产生良好社会反响;学生的专业竞争力和专业就业对口率都位居全校前列,历年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

作为国家级和省级计算机类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学院承担了教育部援非项目埃塞俄比亚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江苏省、福建省、山东省、吉林省、重庆市中、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国家级、省级培训,常熟市、南通市、常州市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项目,累计参训人次达到2000多人次。学院成功开发了液晶显示器、笔记本等芯片级维修技术、Java开发、移动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高端新技术培训项目。


招生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基本概况:1994年江苏理工学院成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正式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教育专业本科学生。2000年将“计算机科学与教育”专业更名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4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确定为校级品牌专业;2006年被选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并与2010年通过验收;2012年成为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改革试点专业,并获批为江苏省计算机类重点专业;2014年获批江苏省软件服务外包嵌入式人才培养试点专业。该专业是江苏省“十二五”一级学科重点建设学科方向,是我校重点建设一级学科。本专业现有在职教师29人,其中,正高职称6人,副高职称13人,中级职称10人,博士学位8人,硕士学位20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带头人1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省部级人才称号教师3人。本专业共享常州市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江苏省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有软件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单片机技术实验室、微机接口技术实验室和嵌入式技术基础实验室等15校内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可使用面积2136平方米,同时共享数学学院实验室以及中软国际、昆山杰普等10多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数理学院实验室,以上实践教学条件能满足专业实训教学需要。20多年来按照“学院有特点,专业有特色,学生有特长”的“三特”战略进行专业建设,以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和工程认证为抓手,深化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目标、队伍、资源和管理协同的校企协同机制。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满足长三角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需求,能够在互联网IT行业,特别是服务外包行业从事计算机应用研究、技术开发、项目管理与维护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应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备专门知识及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国际化视野、团队合作与组织管理能力。

主干课程(1)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电路与电子技术、数字逻辑与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等;(2)嵌入式课程包括云计算技术基础、Linux操作系统、微控制器体系结构与编程、嵌入式系统及应用、嵌入式图形程序设计等;(3)主要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专业见习、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Java开发框架项目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和毕业设计等。

必备能力: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能够对特定需求的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并使用现代工具进行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同时,学生能够评价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能够理解和评价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就业前景与升学:学生毕业后能够在互联网IT行业的软件公司或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应用研究、软硬件开发、嵌入式系统应用等方面的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测试、运维和管理等工作。本专业毕业生适合继续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一级学科的相关二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习。


软件工程

基本概况:软件工程专业2008年获教育部批准并开始招生,2012年成为江苏省“十二五”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4-2017年连续四年与东软集团共同承担江苏省教育厅软件服务外包类“嵌入式”培养项目;先后与东软集团、达内集团、NIIT等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实习基地10多个;现有软件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移动互联网开发实验室(Android、iOS)、软件工程实验室、云计算应用实验室等9个专业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00多万元。2012年江苏省重点专业类专业;2016年完成国家软件工程专业教师标准、培养标准及课程资源建设项目;2016年为学校精品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需求,培养能立足常州,服务江苏,辐射长三角区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软件工程相关的领域从事软件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及项目管理等工作,能胜任软件工程师岗位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主干课程: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系统基础、操作系统、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项目管理等。

必备能力:合作沟通能力;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程序编制能力;软件设计开发能力;软件测试能力;移动应用开发能力。

就业前景与升学:本专业毕业生在软件公司、科研院所、中小型企业、政府部门等单位从事复杂软件工程项 目相关的分析、设计、实现、测试、运维、管理等工作;本专业毕业生适合继续在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一级学科的相关二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习。


数字媒体技术

基本概况:数字媒体技术专业2011年获教育部批准并开始招生,2012年成为江苏省“十二五”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5年,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通过学士学位评审(等级:优秀);2016年起与达内集团共同承担江苏省教育厅软件服务外包类“嵌入式”培养项目;现有“数字媒体技术”实验中心,包括虚拟演播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动画实验室等9个实验室,并与达内集团共建“AI创新与人工智能”协同育人基地,建立10多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长三角地区数字媒体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具备创新精神、国际化视野和终身学习能力,能综合运用数字媒体技术相关理论和专业知识,在中小型企业从事数字媒体应用系统研究、设计、开发及项目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工程应用人才。

主干课程: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结构、图形图像设计、摄影摄像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图形学、动画造型与建模、计算机网络、专业综合实训、毕业设计等。

必备能力:合作沟通能力;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程序编制与开发能力;数字媒体开发能力。

就业与升学:学生毕业后能在文化传媒、IT、游戏等行业从事平面设计、网页设计、Web前端开发、UI 视觉设计、影视创作、交互媒体设计、数据可视化等工作;本专业毕业生适合继续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教育技术学、新闻传播学等二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习。


网络工程

专业概况:网络工程专业2014年申报获批,2015年正式招生。自2007年起,网络工程就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下设立的专业方向招收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江苏省特色专业、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建设专业类(计算机类)专业、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网络工程专业沿袭原方向特色:以业界需求为导向,以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产学互补的“3+1”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探索一条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数字化思维和跨界整合能力的新工科人才”之路。现建有网络工程实验室、网络安全实验室、网络综合布线实验室、移动互联网开发实验实训室、通用软件实验室等共计11个实验室。与中国电信常州分公司、星网锐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神舟数码上海分公司等12家企业合作建立了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能够满足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学需要。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自然科学素养和工程技能,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和应用创新的能力,能够从事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网络系统安全部署与保障以及其它信息技术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网络工程与设计、网络管理。

必备能力:网络规划设计与实施能力、网络应用系统研发能力、网络管理与维护能力、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以及计算机软、硬件的安装调试能。

就业前景:毕业生能政府上网工程、企业信息化工程、商业媒体网站、网络基础建设、数字化城市建设等领域从事应用系统开发、网络管理、网站设计开发、网络设计与集成、售前售后技术支持、安全服务与管理以及网络设备营销等工作。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培养目标: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英文名Data Science and Big Data Technology),简称数据科学或大数据,旨在培养具有大数据思维、运用大数据思维及分析应用技术的高层次大数据人才。掌握计算机理论和大数据处理技术,从大数据应用的三个主要层面(即数据管理、系统开发、海量数据分析与挖掘)系统地培养学生掌握大数据应用中的各种典型问题的解决办法,实际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将领域知识与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技术融合、创新的能力,能够从事大数据研究和开发应用的高层次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政府机构、企业、公司等从事大数据管理、研究、应用开发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可以考取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统计学等专业的研究生或出国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