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成立于2022年,前身为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2008年)。学院下设环境工程系、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系,并设有党政办公室、教务科研办公室、学科与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团委、实验实训中心、教育培训发展中心等机构。现有环境工程、环境科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等3个本科专业。环境工程专业遴选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源循环科学工程为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类。2011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环境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已连续招收11届硕士生,至今已培养硕士研究生300余人;2021获批“资源与环境”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环境工程专业与德国梅泽堡应用技术大学18年不间断联合培养双学位本科生(具中方和外方双学位),每年招收约30名学生,采用“3+1.5”联合培养模式,2018年成为江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专业,2022年获批江苏省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695名,硕士生158人,中德国际化合作办学本科生132名。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9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7人,高级实验师1人,博士32人,硕士生导师23人,“双师型”教24人。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第三层次培养对象2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4人,江苏省“双创人才”1人,江苏省“双创博士”3人、江苏省“双创博士”科技副总6人、江苏省环境应急专家2人,挂职科技镇长团团员4人。学院注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聘请了15名国内外知名高校的教授及院所、企业工程师为兼职教授,拥有省产业教授8人。

(数据截止日期:20229月)

 

招生专业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本科专业,2011年获批并正式招生,2015年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本专业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已累计培养了8届,627名本科生。目前,每年招收学生80人左右,现有在校本科生301人。现有教师16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博士8人),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电子垃圾清洁化资源循环利用和二次污染物的减排,检测、含碳固体废弃物碳基材料及高值化利用、稀贵金属提取及深加工、生物冶金等。近年来承担了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全额资助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以及多项省部级、市厅级项目,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荣誉6项。拥有江苏省电子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贵金属深加工技术及其应用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省电子废弃物资源循环工程中心、资源循环利用江苏省实践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理工学院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分析测试中心等科研和教学平台。

环境工程

2000年应用化学专业下增设“环境检测与治理”方向,2003年设置环境工程专业;2007年本专业首届本科生毕业,授予学士学位,2011年获批校特色专业;2011年环境工程获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2012年开始招收研究生。2016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获批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培育)学科;2018年成为江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专业,2022年获批江苏省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和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立足江苏,面向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掌握污染控制、环境监测与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在污染控制领域特别是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具有从事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环境监测与分析、环保设施运营等工程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此外,我校与德国国立大学梅泽堡应用科学大学进行联合办学,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培养具有较强专业工作能力的国际化、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本科人才。


环境科学

2017年设置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并于同年开始招生。本专业立足江苏,面向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工程技术及应用为主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科学和人文素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污染控制、环境监测与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具有从事环境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环境监测与分析、环保设施运营等工程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